优化古诗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结构的优化,教学方法的自主化,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已经成为新时期教学的要求。电化教学引进课堂教学对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育领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就如何运用电教加强古诗教学提点见解。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一般都很棘手,学生也感到很难领会。它结构严谨、抽象难懂,而且情景交融,含义深奥,要使学生领会古诗的意思,关键是要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理解、想象。为教好古诗,我运用播放录音、投影幻灯的手段,化枯燥为情趣,化深奥为浅显,通过形象、生动的讲授,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使之易懂和易理解。
一、投影目标,明确学习方法。
凡上古诗,课前我都要作一番准备,须自制好投影胶片,导语引入新课后,便揭示出学习古诗的方法,让学生依据目标,拓展学习路子,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为下来的教学引起启示和牵引作用。多年的实践告诉我,学生在我这种教法上,学起来都比较轻松,师生配合也比较协调,课堂气氛比较浓,比起只用口头粗略带过,学生脑子一闪便消失,的确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激发情趣,领悟诗情。
在学生明确学习古诗的基础上,我便针对学生渴求知识欲望,适时度地播放录音磁卡,播放分三次进行:播放第一次要求生做到既听好又要想象;播放第二次要求学生跟着录音默读古诗并注意录音中的重音和停顿;播放第三次时要求学生跟着录音高声齐读,同时强调在朗读中尽量呈现抑、扬、顿、挫。透过录音,就会使学生进入诗境,感知诗意,初步领悟诗人的思想情感。这种利用录音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情趣,与只是枯燥地口头带读相比不知要胜过多少倍呢!
三、 投影插图,理解诗意和启发想象。
学生在明确目标,再以录音感知诗意以后,开始学习古诗内容。为加深学习古诗内容的理解,提高观察、思维、想象能力,教学时我很注意投影插图,目的让学生对着逼真的画面,仔细观察,然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想象,去体味诗人的内心世界。如:我在教小学语文第三册第22课古诗两首中的《蚕妇》时,诗句中:“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两句话是比较难以理解的。由于诗句是属于联想句,而学生对联想的语句接触又比较生疏。因此,我运用投影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对着彩图,便自然会想到“蚕妇”为什么“泪满巾”了,也自然知道不合理的现实,去评击不合理的封建社会的制度。这种利用图片启发学生产生联想,理解古诗内涵,与只顾的黑板上板书诗意让学生记忆既浪费时间又启发产了联想的陈旧教学方法形成鲜明的对比。
四、练习巩固投影,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为完善教学目标,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我在教学中是抓住古诗中的某些词进行品析训练,编拟好有针对性的具有梯度的练习题写在幻灯胶片上,当堂投映给学生进行练习,以便师生间、学生 间交流,这会极大地增大课堂容量,不致使学生中的优秀被抑制,也不会使差生赶不上,而且提高了教学速度,做到教学同步,教学互补,师生迸进,达到育人功能目的。如:结合“独在异乡为异”的诗句,编拟“独”字有关的语句进行品词训练:(1)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2)我很孤独;(3)独生子女。又如:结合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编拟了“佳”字的反义词训练;“佳”字的一字多组词的训练,即:佳节、佳音、佳作、佳名,佳人、佳境等等,然后再组到的词进行造句训练。这样一来,不但让学生积累了词语,也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加强了各环节的训练。以上的训练如不采用投影是很难完成的,训练密度也不可能有那么大。
结合教材内容,加强电教手段,能较好地创设课堂气氛,把学生引进艺术境界中去,让学生去领会古诗的精华,巧用它,能为教学工作造血,带来生机。但服务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电教应注意把投影放在最佳时机,防止用幻灯全部代替教师板书。教学中应根据课文点适时示读,适时提醒学生加深理解,同时一些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脉络,教师仍要尽量在黑板上板书,以便让学生日后学习。
寻找更多的资源在人教小语资源网